行业资讯
2012年我国3D技术发展契机预测分析
发表于:2014-11-10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宴,如今,伦敦奥运会又实现了史上第一届3D转播。此次央视首次动用“3D试验频道”,直播近300小时左右的奥运赛事。从普通电视观众到3D业界无不兴奋,也同样期待着:伦敦奥运能否带动我国3D电视技术的发展呢?
专家评点:3D直播无延时
“今年奥运会用了33部松下广播级3D摄像机3Dp1和3Da1直播。”3D动力网市场运营总监温宇告诉笔者,“之前的转播一般使用的是2机垂直式拍摄或平行式拍摄,而后通过电脑生成3D图像。”电脑处理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此次伦敦3D转播是真正的3D直播。
上半年,央视3D频道做了很多视差、剪辑方面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次奥运期间,他们会根据体验感,将以前不统一的视差设置标准优化,变得更加成熟一点,后期编辑工作就更高效了。
3D不同于之前所有的拍摄方式,没有可借鉴性,在这之前也只有欧洲杯尝试过3D直播。因此,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把握,经验尚且不足,只能摸索。3D技术因为添加了空间概念,所以对习惯于在二维平面里构思画面的老套路的摄影师而言,就是一次技术革命。
3D直播对摄影师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要求更高,需要有精良的高清机器,才能拍摄出多维度、立体感的效果。除了拍摄的思路和水平外,角度、场景也很关键。
但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往往也会限制节目在3D技术上的效果――不是所有节目都能通过3D完美呈现。技术部门测试结果表明:3D节目制作较2D节目复杂,需要针对3D镜头的拍摄手法和画面剪接,对之前从未接触过3D的编导进行专门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