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科光大(证券代码:430027),3D业务! 3DCloud| 立起来3D商城| 巧客3D+智造馆| 巧客食品3D打印机
我们致力于以三维改变世界

新闻资讯News

行业资讯

3D频道开播近一年,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发表于:2014-11-10

  2012 年1 月1 日10:30分,由广电总局牵头,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深圳广电集团6 家单位联合开办的中国首个3D 电视试验频道正式开播。作为我国首个立体电视节目综合性试验频道,3D电视频道的开播,被视为是对整个3D产业链发展的极大推动,开通近一年来,3D频道的播出及收看情况也得到了来自业内外的多方关注。究竟3D频道的开播情况如何?观众对3D频道的感受又是怎样呢?

  3D频道各台节目分析

  3D频道是国内唯一一个由多家机构联合完成的电视频道,采取由6家电视台分别制作3D节目,中央电视台统一播出的方式。每天首播节目4.5 小时,首播时段19:30-24:00,次日重播两次,时间为上午10:30-19:30。截止到11月10日,3D频道共播出315天,安全播出累计4252.5小时。

  3D频道节目内容主要包括动漫、体育、专题片、影视剧、综艺等类型。由表一可以看到,6家电视台的3D节目各有特色,中央台主要以外购节目为主,内容涵盖纪录片、电影、动画片、综艺晚会等。中央台的节目,具有外购节目的优点,如内容较为丰富,质量稳定,水准较高等。但其自制节目《健身舞起来》和《舞蹈世界》,相对来说形式就较为单一,创作趋保守,3D效果一般。

  北京台目前提供的3D节目均为自制,在自制节目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相对比较成熟,有完整的节目交片机制,特别是春节后加强了技审环节,节目质量有所保证。在节目内容选取上,生活服务及访谈类节目占70%,综艺类节目占30%左右。对收视率高、较贴近生活的栏目《身边》、《养生堂》等进行套拍。不过,因为套拍的节目有些时效性较强,如《身边:二月二龙抬头》和一些春节节目,在时间表述上容易给观众造成误解。

  上海台的节目类型最为丰富,包括七彩戏剧、娱乐前线、劲爆体育、魅力都市、上海榜样等等,创新意识高,节目比较多元化。但节目摄制的技术审核不够严格,导致节目素材带技术问题率极高,如《魅力都市》和《上海榜样》等节目,常会出现一些3D剪辑的禁忌错误,坏帧现象也比较频繁。

  江苏台主要是健康类节目《万家灯火》,节目内容有一定实用性,但节目本身过于静态,拍摄场景较为单一,3D优势不明显。

  天津台的《3D乐园》是3D频道唯一一个少儿类节目,内容比较贴近青少年,摄制有真人布偶剧《糖心家族》,教育意义深刻的动画片《榜样》,原创校园动漫剧《阿jiong歪传》,介绍传统文化的《大艺术小课堂》,以及国内首家3D漫画节目《中国漫画ING》等,在几大电视台中独具特色,定位鲜明。不足之处是一些特效制作不够精细。

  深圳台主要播出节目是《3D风尚》、《3D发现》和《食客准备》,从时尚到风光,再到“食”尚,深圳台一直在尝试拍摄和制作各个类型的3D节目,不过从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节目内容的吸引力还不够,像瑜伽教学,肚皮舞教学,声乐教学等,观众的响应度普遍不高,拍摄场景也较为简陋。

  总体来说,3D频道尚处于开播初期,各台3D节目制作经验均较为缺乏,节目重播率偏高,自制节目在3D技术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节目定位上,多为2D节目套拍,内容的吸引力远远不够,特别是演播室静态节目,由于创作较保守,场景设计较单一,舞台缺乏层次感,造成拍摄时不能凸显3D优势。而节目类型方面,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比如电影、动画片、纪录片等片源较少。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经过一年的“试炼”,各台在3D摄制技术及如何提高内容精彩度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3D节目的摄制水准较之半年前已有了明显进步。

  3D频道大调查

  收视率是衡量一个节目是否受欢迎的重要依据,3D频道只有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才能更好的发展。开播近一年来,3D频道是否有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国内首个3D频道的呢?近日,3D中国网针对3D频道专门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3D频道进入你的生活了吗?》,调查结果如下:

参与调查网友所在地区

能否收看到3D频道?

  喜欢收看的3D节目类型

  目前要看到3D频道须得满足三个条件:3D频道信号落地、安装高清电视机顶盒和购买3D电视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收看3D频道的设备要求仍然偏高。从调查数据来看,能够满足收看条件,真正观看到3D频道的用户仅15%。可见,3D频道开播后,受制于收看条件的限制,目前仍有相当大一部分观众无法接收到3D信号,无缘观看3D频道。虽然3D频道收看条件较高,不过在调查数据中,笔者也发现,愿意收看3D频道的观众高达70%,愿意更换家中设备的观众接近40%,而将来愿意接受付费收看的观众则达到了35.5%。3D电视频道采用卫星通道加密传输,在全国各地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基本频道中传送。目前3D频道卫星信号覆盖全国,且暂时免费收看,但3D频道真正开通的地区仍然有限,此次参与调查的网友中,因信号未落地的原因不能收看者,逾50%。难怪大家在3D频道调查表中纷纷反馈:希望3D频道能够尽快普及。当然,并不排除3D中国网友多为3D爱好者,加上采集的数据量也相对较小,只能反映部分观众的现状。

  综合网友对3D频道的意见,主要集中在3D频道收看存在的问题,以及3D节目内容等方面。3D节目内容可以说是电视观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3D节目受欢迎程度依次为:3D影视类>旅游风光>体育类>纪录片>纪录片>晚会直播。而对于目前3D频道的节目内容,观众普遍表示,内容太少,节目重复率偏高,建议增加目标观众喜欢收看的影视类、旅游风光类、体育类节目。当然,每位观众的口味不同,喜爱的电视节目内容也不同。加之现阶段电视节目范围狭窄,想看的内容未必会播放,播放的内容又不一定适合观众的胃口。勿庸讳言的是,3D内容的精彩度的确需要提高。

  3D频道陷运营模式困境

  3D频道现阶段是免费收看,将来或者会像普通电视频道的运营模式一样,也或者很有可能是付费模式。某业内人士表示,总体而言,收费观看是一个趋势,但涉及到利益分配等方方面面,所以最终的运营模式需要广电总局及有线运营商共同给出答案。

  “3D电视本身还在培育期,3D电视频道的受众也处于培育阶段。如何发掘及运营这个市场,是业届目前比较困惑的问题。”赵宏伟表示。灵基咨询副总经理胡洪森也认为,目前,3D频道运营商还找不到一个很好的产业模式,严重地制约了行业的发展。“3D内容的制作很复杂,不是摄像机想拍就拍的,最关键的原因是成本偏高,找不到承担者。”比如3D频道该不该收费?观众愿不愿意消费?

  我们也可看看其他国家3D频道的运营情况。从时间上来看,国外有不少3D电视频道的开播要早于国内。最早的3D频道由日本的BS11频道于07年播出,接着,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卢森堡、俄罗斯、波兰、土耳其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开播3D 频道。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25 家电视播出机构或运营商开播了3D 电视频道,有几个国家开播的3D频道不止一个。

  相对中国3D试验频道,国外3D电视频道开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其间对于电视广播的内容各家公司相对都已轻车熟路,但这些3D频道(美国3D频道除外)如同国内3D试验频道一样,除了大型的赛事等实况3D转播之外,每天只在限定的时间段内播放3D内容,或者通过付费点播方式,提供3D电影点播服务。如美国DISHNetwork公司推出的高清3D电影VOD服务。DISHNetwork为争夺美国3D电视市场的份额,与各3D内容提供商合作,使公司HD订户也可以收看3D体育节目,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多3D电影内容,不过点播的3D电影须另外收费,每部电影的价格为5.99-7.99美元。此外,美国开通的好几个3D电视频道,都是在付费频道基础上搭送一个3D频道。最主要的原因是其3D频道的内容也支撑不起24小时播放,使得它不可能实现单独收费。

  事实是,国外3D电视频道目前也很难单纯通过3D频道实现盈利,由此也令3D频道不能像其他频道那样商业化运作,只能小规模运作,或与3D内容商合作,从个别3D电视栏目着手,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作进一步部署。

  3D电视频道盈利模式如镜花水月般模糊,导致电视台和3D内容提供商不敢轻易冒进。盈利模式未解决,普通家庭能否收看到3D频道还难以保证,决定了3D产业链在上游“内容匮乏”的前提下,必然下游“终端先行”。可以看到,近一年来,电视厂商的发展势头相对比较迅猛,3D电视在产品的丰富程度,以及供应数量上,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但若没有持续的内容,3D电视最终会表现得后劲不足。追根究底,3D频道营运的不确定性,势必影响3D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发展速度和广度。

  总体而言,3D频道的大规模普及,需要3D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除3D信号、高清数字机顶盒和3D电视等三大硬性指标外,政府的引导、人才的培养、用户的黏性、运营模式的探索等等,都将是3D频道持续发展所需面对的核心问题。

  各界观点

  广电总局副部长李伟:3D频道有些节目在形态上并不适合3D表现,应该选择体现3D优势的节目进行拍摄。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3D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支持。不仅是3D电视技术的成熟,还需要3D频道内容的支撑,同时还要依托于广电总局及有线运营商的运营平台。单一的3D频道开播对于推动3D产业链的发展只是杯水车薪。

  北京台3D电视项目组负责人赵宏伟:3D立体技术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配套的政策标准、技术标准仍在制订当中。对于6家电视台而言,现阶段的原则是制作出舒适度、安全度更好的3D节目,提高3D节目观赏的舒适度。

  深圳卫视执行总监黄仁忠:3D节目的视觉效果强调纵深感,它在拍摄方法上也与普通的电视节目有所不同,要考虑到3D节目的特性,针对它专门制定摄像机的运动轨迹,最大程度上体现画面的立体感。目前3D电视节目在国内还是比较新的事物,节目制作人员对此还不是特别熟悉,所以节目制作上还需慢慢摸索,相信会越来越好。

  天华世纪传媒公司总经理杨波:3D频道要解决3D内容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面临的挑战就是3D内容的制作。3D制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但绝对也没想象的那么简单。3D拍摄目前更多地是为了去突出3D效果,还没有将内容和3D拍摄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它应与内容的选择、场景、演员的互动相呼应,同时还应考虑最好的3D表达效果,例如魔术、动漫和游戏对于3D拍摄来说就有很大展现空间。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拍摄出好的3D影视节目。一种新技术,新表现方式的出现,往往会有一些人率先试水,做整个新产业的探路者,没有它们的推动和宣传,就不会有接下来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家电业观察人士刘步尘:3D频道现在是免费收看,但未来会不会收费,以及怎么收费,收费依据什么标准,都没有一个说法,这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变数。

  网友声音

  网友1:不管怎么说,能开通是好事。现在应该是在培养3D受众市场,这个还是需要从事3D行业的各位同仁努力去实现,年底应该会兴旺起来。

  网友2:现在节目重复率很高。不过据个人了解,目前国内3D拍摄制作都还尚处在起步阶段,既然未来3D技术是发展方向,相信节目一定会多起来的,期待夏天的3D奥运会。

  网友3:节目种类太少,而且大多为戏剧、新闻类节目,受众面太窄,还是要多播一些影视片。

  网友4:节目质量有待提高,技术需成熟,节目需丰富。

  网友5:希望覆盖面更广,片源更丰富。希望我所在的地区尽快开通数字电视,因为只有数字电视加高清机顶盒才能收看到3D电视频道。

  网友6:建议相关部门先大量买入3D片源,带动收视率,然后用收视率卖广告,实现良性循环。

  网友7:我是用投影机观看的,效果不错。不过,技术上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第一次制作的大型3D晚会——春晚:正中舞台拍摄的画面特写时有很多背景强光的干扰,无法看清画面。宋祖英歌曲《叫一声妈》,节目远景时两边背景也有莫名的窗格干扰。分析是有窗格样无视差的图像在两边所造成的,这种干扰出现在多个节目的正中远景里。希望首个3D频道节目质量逐步提高。

  网友8:3D电视慢慢的会成为电视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普通电视很快便会消失,其实对于家电厂商而言,3D电视就是将电视的刷新率提高到120Hz或者增加偏振装置,并非难事,而且成本也不会增加。或许未来的某一天,3D电视就会变成普通电视了。

  网友9:节目源太少了,我玩3D很多年,国内3D发展缺少的就是内容,实际上世界上都是这样,中国其实与世界几乎保持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想超出并不难,只看有没有人支持了,现在3D频道,没有实际发展方向,需要规划和总结。

  网友10:现在年轻人已经不太看电视了,而是更热衷于通过网络看世界,所以,希望3D频道也能够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扩展传播空间,不要只针对传统的电视观众。

关于北科|北科新闻|招贤纳士|联系我们|服务热线:010-82652801-8111/8106

Copyright©2015.北京北科光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序列号:京ICP备10216733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