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v服务管理平台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服务管理云平台,集领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理念、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资源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流程规范化”的智慧化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解决政府最重视的社会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决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提高百姓生活幸福感;
提高社会服务供给和管理水平;
促进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e-gov服务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和整合,以社区服务管理为核心,管理与服务相辅相成,构建纵向衔接政府(市、区、县)、街(街道办事处)、居(社区居委会)、网格,横向贯通公安、民政、劳动、计生等业务部门的大型业务支撑平台。针对社区用户(包括政府、居民、企业、社团组织)提供移动设备手机、互联网、信息亭、数字电视、多功能卡等多种渠道的方便服务,从而全面实现社区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

一个中心:以社区服务管理数据整合为核心的云数据资源中心。
两个支撑:以社区服务为核心的社会服务平台,以协同办公为纽带的社区政务管理平台。
五个大应用:政务服务、社区自治、民生服务、社区商务、社团组织。
(1)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满足街道和社区居(村)管理各项工作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准确、可靠、及时的记录和处理城市社区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信息,规范社区工作,提高管理部门工作效率。
(2) 社区便民服务网站
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以居民需求为服务导向,加强对服务商的日常监管,为居民提供可靠、优惠、便捷的服务。
(3) 社区门户网站系统
社区门户网站是信息时代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的重要通道,是政府门户网站的延伸与补充,也是社区集中对外提供服务的平台。
(4) 网上服务大厅
社区网上办事大厅系统提供网上服务大厅功能,居民可以通过网上服务大厅提交申报材料,实现网上预审,起到便民服务的作用,梳理政府“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形象。
(5) 政务服务系统
通过整合社区、居委会、街道各科室,以及为居民、为辖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许可、审批、服务的工作事项,为工作人员提供简洁、实用、高效、安全、人性化的事项受理登记系统,简化居民及企业的办事手续,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受理效率,增加政务透明度使民众及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快速、高效、优质的服务。
(6) 社区党建服务系统
社区党建管服务是对社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服务和管理,通过该系统,更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使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
(7) 社区养老服务系统
社区养老服务系统,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社区内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智能系统,旨在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提高社会各方面力量爱老、敬老、助老的参与度和帮扶力度,提高政府助老政策的透明度、普惠度,实现居民老有所养。
(8) 社区、社工绩效考核系统
社区、社工绩效考核系统是政府、民政局、街道对社区、社工工作全程监管和考核的信息化系统。对社区和社区所管理的社会工作者进行统一考核,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的信息化系统。
(9) 视频行为分析系统
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提供视频监控信息的初步筛选,并提供快速的锁定、警示、轨迹跟踪等功能,提供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监控准确度。
(1)安全保障
小区监控、 门禁管理、险情触发报警建立第一道小区安全防护网。
(2)享受方便服务
实现网上办事、线下一站式办事、咨询远程查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
(3)充分关爱
物联网感知终端对社区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提供最精确及时的服务。
(4)资源整合
全面整合各种信息渠道,面向居民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平台式”服务。
(5)和谐统筹
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收集到居民的各种数据并分析,为统筹决策提供依据。
(6)良性互动
社区内部形成交流圈子,使每个人融入社区,从而实现社区的组织和管理。
(7)降本增收
通过良好及时地服务,增加物业费用收取率及提供增值服务。
(1)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通过制定建设方案、进行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建设等,全面推进物联网、互联网的的应用。可结合现有视频进行行为分析规则制定,通过RFID射频技术实现人员工作监管,利用一卡通实现集购物、娱乐、缴费等于一体的生活方式。
(2) 辖区资源全掌握,提高资源共享
摸清了辖区资源,建立了涵盖政府部门及服务、商家及服务和社会组织及服务的基础数据资源库,最大程度提高了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
建立基础数据的管理目录、管理办法、更新维护机制和经费保障措施,明确各类数据管理主体和更新周期,不断完善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共享体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鲜活性。
(3)促进全员参与社区管理
建立了“全民网格”的社会管理运行模式,人人都是网格员。与网格平台做整合对接,智慧社区平台作为事件来源的一种,可与区级网格平台进行事件的流转和处理反馈。
(4) 打造“全区通办”和“三级联动”政务办事体制
为进一步加强街道公共服务大厅和社区服务站的对外服务职能,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服务,一方面扩大事项的受理范围,让居民可以就近申办;另一方面加强区、街、居三级联动能力,实现报送、审批等环节的线上流转,完成在区级层面政务办事事项的重新梳理和规范,并为网格员提供“政务通”移动APP功能,可在入户采集居民需求时现场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的快速填报。
(5)加快发展社区商务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整个海淀区的社区便民服务资源,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利和优惠。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建设“商圈”社区电子商务系统,并负责组织加盟商来进行运营;居民可以通过商务网站来了解、购买加盟商所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享受“商圈”给予的折扣和优惠;街道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加盟企业上网费用补贴,来扶持商圈的建设和运营。
(6)延伸服务定义,扩展全覆盖居民服务
为民服务由单一、狭义向多远、广义服务方向转变,建设涵盖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卫生服务、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等一体化的全覆盖服务体系,依托街道社区办事服务系统,提供社区“一站式”服务。